
導語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人權得以實現的保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5日發表《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白皮書全文約17000字,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包括六個部分,分別為不斷完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有效提升人權司法保障水平、夯實人權法治化保障的社會基礎、加強黨對人權法治化保障的領導和積極促進全球人權法治建設。白皮書說,多年來,中國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人權法治化保障不斷邁上新臺階。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將尊重和保障人權置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啟了中國人權法治化建設的新時代。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人權得以實現的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全方位提升人權保障法治化水平,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的堅定意志和不懈追求。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進程中,中國將人權保障貫穿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個環節: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立法的一條重要原則,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依法行政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點擊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權法治化保障各個領域的變化和進步,正在夯實保障人權的法治基礎,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僅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邁出了重要步伐,更開啟了中國人權法治化建設的新時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認為:“這個人權的白皮書對在立法、司法、執法、守法以及國際交往各個方面、各個領域中的體現,做了一個全面反映”,“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也是一部符合我們中國人權保護發展現狀的這樣一個重要的綱領性文件?!?span class="more">[點擊詳細]
白皮書介紹,我國優化立法權配置,適應地方發展需求,賦予240個設區的市、30個自治州、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地方立法權。白皮書說,截至2017年10月,新獲地方立法權的市(州)已制定地方性法規456件,制定地方政府規章193件。白皮書說,2016年,立法機關對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備案審查37件,有重點地對地方性法規開展主動審查,處理各方面提出的審查建議92件。[點擊詳細]
白皮書介紹說,我國推進民主立法,完善立法論證、聽證、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等制度,使每一項立法反映人民意志。根據白皮書,截至2017年10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74次就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就民法總則草案進行3次審議,3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組織數十場專家咨詢會,共收到15422人次提出的70227條意見;收到針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審議稿的意見達11萬多條。[點擊詳細]
白皮書對我國依法治理侵犯公民生命健康財產權利的突出問題所取得的進展進行了介紹。白皮書介紹說,我國對環境污染采取零容忍,依法清理“散亂污”企業、關停整改違法排污企業。在餐飲業實施“明廚亮灶”,加強稽查執法。在安全生產領域強化監管執法,不間斷開展明查暗訪、突擊檢查、隨機抽查,全面排查各類風險隱患。[點擊詳細]
白皮書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部門累計取消行政審批事項618項,徹底清除非行政許可審批,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取消269項,國務院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取消320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削減比例達70%以上,3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央層面核準的投資項目數量累計減少90%。實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將政府職能、法律依據、職責權限等內容以權力清單的形式向社會公開,截至2016年,全國31個省級政府部門均已公布權力清單。[點擊詳細]
白皮書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26.8萬余名當事人得到司法救助。白皮書介紹,我國加強和規范國家救助工作,統一案件受理、救助范圍、救助程序、救助標準、經費保障、資金方法,實現“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司法救助委員會,各級法院也相繼成立司法救助委員會。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央與地方安排的救助資金總額分別為24.7億元、29.4億元、26.6億元。[點擊詳細]
白皮書:2013年至2017年我國各級法院共依法宣告4032名被告人無罪
白皮書介紹,2013年至2017年,我國各級法院糾正重大冤假錯案37件61人,共依法宣告4032名被告人無罪。白皮書指出,我國防范和糾正冤假錯案。公安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刑事執法辦案工作切實防止發生冤假錯案的通知》等文件,深化錯案預防機制制度建設,完善執法制度和辦案標準,強化案件審核把關,規范考評獎懲,從源頭上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司法部發布《關于進一步發揮司法鑒定制度作用防止冤假錯案的意見》,全面加強司法鑒定管理,進一步規范司法鑒定活動。[點擊詳細]
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近99萬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199萬人。白皮書介紹,我國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積極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民眾訴求,在反家庭暴力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中積極建言獻策。各級工會履行勞動法律監督職責,開展重大勞動違法典型案件公開曝光工作,積極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點擊詳細]
白皮書介紹,我國保障基層民眾自治權利。截至2016年,全國98%的村制定了村規民約或村民自治章程,城市社區普遍制定了居民公約或居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社區公約等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得到發揮。白皮書指出,不斷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完善城鄉居民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機制。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約85%的村建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89%的社區建立居民(成員)代表大會,64%的社區建立協商議事委員會,“村民議事”“小區協商”“業主協商”“村(居)民決策聽證”等協商形式在全國城鄉社區逐步推廣。[點擊詳細]
白皮書表示,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進一步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規定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公開權力運行過程和結果、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等;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自覺按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辦事,決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點擊詳細]
白皮書說,中國共產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先后制定修訂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問責、黨內監督、巡視工作等條例,建立了系統性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制度體系。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余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處分153.7萬人,其中廳局級干部8900余人,縣處級干部6.3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5.8萬人。[點擊詳細]
白皮書表示,中國有效開展司法領域國際合作。2013年至2016年,中央機關平均每年處理的各類司法協助請求總數在3300件以上。白皮書介紹,中國已加入《海牙送達公約》《海牙取證公約》和《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截至2016年,中國已與19個國家簽訂了民(商)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協定),均已生效;與40個國家簽訂了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協定),其中32個已生效;與20個國家簽訂了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協定),其中17個已生效。[點擊詳細]
白皮書指出,中國重視國際人權文書對促進和保護人權的重要作用,認真履行條約義務,及時向相關條約機構提交履約報告,與條約機構開展建設性對話。白皮書說,2012年,中國執行《殘疾人權利公約》首次報告順利通過審議。2013年,中國執行《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四次合并報告和執行《〈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首次報告順利通過審議。[點擊詳細]
《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日前發布。人權法治化保障包含兩個維度:一是對各項人權的保障法治化,二是在法治化建設中體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人權法治化保障不僅要體現在立法和司法環節,還要體現在行政執法環節。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有序推進依法行政制度建設,為公民充分享有各項人權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制度保障。[點擊詳細]
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白皮書全文約17000字,圍繞不斷完善人權保障法律體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有效提升人權司法保障水平、夯實人權法治化保障的社會基礎、加強黨對人權法治化保障的領導和積極促進全球人權法治建設等六個方面闡述了中國人權法治化保障的新進展。從中可以看到,人權是法治的基本價值,法治是人權的根本保障,守護人權已成為中國人權法治化的新時代品格。[點擊詳細]
中國不僅摸索出現代化的東方路徑,也為世界人權進步提供中國方案?;厮輥砺?,我們始終將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堅持民主和民生相促進,堅持和平與發展相協調,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站在法治保障人權的新起點,實現更高水平的人權保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皟蓚€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人權事業的長足發展。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一體建設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必將讓法治保障人權之樹不斷結出更多碩果。[點擊詳細]
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如何才能確保人權法治化的舉措落地生根?這需要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智慧,更需要現代化的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陀^來說,中國面臨挑戰逐步增多,一方面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另一方面是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權利保障、公眾參與等訴求日益增加,這對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點擊詳細]
White paper hails "remarkable progress"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 white paper issued by China’s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n Friday lauded "remarkable progress" in the law-base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點擊詳細]
White paper: Judicail reforms advance in China
Liu Huawen, the author is a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Law,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Studies CASS. The Video shows the author’s opinion.[點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