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由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辦,法治學院、研究生院協辦的“公法與人權”講壇第五期、“中國共產黨與人權保障”專題之三順利舉辦。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長、法治學院汪世榮教授主講《弘揚延安精神 傳承人民司法優良傳統》,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錢錦宇教授主持,法治學院副院長陳璽教授、馬錫五審判方式研究院院長馬成教授、法治學院王斌通博士、行政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馬思潔博士與談。中心教師和該校部分博士、碩士研究生等50余人參與了本次會議。
汪世榮教授圍繞主題從陜甘寧邊區的歷史地位、法治建設成就、人民司法的發展歷程及其當代價值等方面進行講述,并結合圖片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延安精神的基本內涵。汪世榮教授談到陜甘寧邊區的法治建設主要體現了兩大精神:一是用開放與包容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統一;二是用批判與創新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最后,汪世榮教授結合黃克功案的審理過程,指出現代社會要重視基層司法建設,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標,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與談環節,陳璽教授談到,陜甘寧邊區的法律制度正好走在中國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關鍵歷史時間節點,是現代司法的直接淵源,傳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優秀法律文化理念。馬成教授指出,馬錫五審判方式的傳承應該是創造性的轉化,是復新而不是復舊,不應拘泥于形式。王斌通博士建議同學們擺脫課本思維,要研究案例中法律的實際運行狀態,做到理論聯系實踐。馬思潔博士認為中國共產黨及陜甘寧邊區政府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人權理論,在保障人權過程中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錢錦宇教授總結到,汪世榮教授的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本土資源、紅色資源、理念資源和制度資源,將司法的法理置于政治進程的脈絡中予以理解,展示了法治建設的中國模式及文化自信的基底,極具學術價值。 |
|
|
|
上一篇: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舉辦第四期“公法與人權”講壇
下一篇:【講座精粹】李忠夏教授:基本權利理論的范式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