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載: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審議中國根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提交的第三和第四次報告的結論意見(1999.1).doc
以下是文本:
251. 委員會在1999年2月1日和2日第419次至第421次會議上審議了中國提交的合并的第三和第四次定期報告(CEDAW/C/CHN/3-4和Add.1和2)(見CEDAW/C/SR.419-421)。第三和第四次定期報告的《補充材料二》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實施《公約》的情況。中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締約國的介紹
252. 中國代表在介紹報告時指出,中國政府一貫非常重視《公約》的實施。本報告所涉時期為1989年至1995年,它是在中國國務院下屬的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編寫而成。該委員會由23個政府各部委以及5個非政府組織構成。
253. 該代表概述了報告所述期間婦女在政治參與、教育、衛生保健和就業等方面狀況的逐漸改善。他同時指出,還未充分實現婦女的平等權利。正通過發展國家經濟和加強法律制度來消除對婦女的歧視。
254. 199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婦女法》)是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保護婦女權益的基本法。它確定了四項原則,并明確了婦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勞動和經濟領域以及婚姻、家庭和人身等方面的權利。
255. 1995年根據《北京行動綱要》制定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是第一個關于婦女發展整體行動計劃的全面綱要。該綱要旨在鼓勵各級政府在婦女的政治參與、就業、教育和衛生保健方面采取切實措施,從而在實際行動中進一步落實法律規定的兩性平等這一概念。為確?!秼D女法》的實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設立專門機構,各級行政部門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實施措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提高法律意識宣傳,以及對實施情況進行審查和監督。
256. 該代表指出,報告還討論了中國政府為實施《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所采取的措施還向委員會提交了關于1996年至1998年中所采取的措施的補充資料,這些措施包括修訂法律,加強行動以打擊針對婦女兒童的刑事犯罪的活動,以及針對在經濟結構調整中下崗工人的再就業措施。報告還涉及有關政府機構實施《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的后續行動。報告并包括了非政府組織在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方面的活動。
257. 該代表最后指出,雖說為促進婦女充分參與發展作了大量工作,但在農村地區仍有不少婦女生活在貧困中,有1億多婦女仍是文盲,而且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和改革進程中,大量女工下崗,并難以找到新工作。婦女參與政治生活的程度仍然很低,繼續出現侵犯婦女權利的事例,并且仍然存在某些社會弊病。但是,他強調指出,中國政府決心繼續作出努力,并歡迎國際社會在此方面給予支持。
258. 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在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初次報告(CEDAW/C/CHN/3-4/Add.2)時指出,中國政府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豆s》于1996年10月14日引入香港,并自1997年7月1日統一以來一直生效。
259. 該代表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一特區的憲法文件,列出了特區居民和其他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同時適用于婦女和男子?!痘痉ā愤€規定,《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繼續適用。
260. 該代表解釋說,在1996年至1998年期間,進行了一次法律審查,因而頒布了若干消除對婦女歧視或不公正待遇的修正法案和條例。婦女權利也受到法律保護,這些法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1995年)和《家庭崗位歧視條例》(1997年)。于1996年設立的平等機會委員會這一獨立法定機構負責消除性別歧視,促進男女之間的平等,實施反性別歧視條例,并處理投訴。
261. 由政務司司長領導并由政策部門高級代表參加的特區政府政策小組確保不同部門在關于婦女事宜方面的協調。
262. 香港婦女在不同領域的地位和狀況均有明顯改善。1997年,婦女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的39%,婦女公務員比例占33%。三個最高級別的政府職位中有兩個由婦女擔任。行政會議成員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婦女。婦女在法律、會計和醫療專業的比例在21%至36%之間。
26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致力于在教育方面提供平等機會,包括9年免費及普及基本教育。1997年一半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是婦女。
264. 婦女保健仍是政府優先關注領域。為婦女提供了一系列衛生保健服務,包括有關生育方面的保健。香港的嬰兒死亡率屬世界最低之一,而婦女的預期壽命則達82.2歲。
265. 該代表指出,關于《公約》適用于香港,中國提出了七項保留和聲明。將對這些保留和聲明進行審查。
266. 該代表最后歡迎委員會為支持《公約》的充分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
委員會的結論意見: 中國
導言
267. 委員會表示贊賞中國政府提交了其合并的第三和第四次定期報告。但是,委員會注意到,該報告并未充分遵循委員會關于編寫定期報告的準則。尤其是,該報告沒有載列足夠的按性別分列的統計數據,沒有對目前狀況和前一報告所述期間的情況作一比較。
268. 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對報告進行口頭介紹,對委員會所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的口頭和書面答復,包括提供統計資料。
269. 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派遣了一個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為團長、包括來自中央政府不同部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組成的大型高級別代表團。
270. 委員會注意到,中國婦女占世界婦女的五分之一以上。
積極方面
271. 委員會贊賞地確認中國政府自委員會1992年審議其第二次定期報告以來為執行《公約》所作的全面努力。這些努力顯示出政府要消除歧視和加強男女平等的政治意愿。委員會重申,《公約》承認,婦女權利包括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它們是普遍人權中不可剝奪、不可或缺和不可分割的部分。
272. 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強立法結構以確保男女平等。它尤其注意到1992年《婦女權益保障法》(《婦女法》)、1995年《母嬰保健法》、1996年和1997年對刑法中有關拐賣婦女條文的修正、1996年關于為老年人提供社會保障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及最近對收養法所作的修訂。
273. 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詳細說明了確保執行這些法律的各項方案,尤其是《中國婦女發展綱要》(1995-2000年)。它注意到中國政府在確保數億人民的社會與經濟權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它還注意到,近年來的經濟改革已使經濟出現強勁而穩定的增長。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努力把經濟改革與中國公民社會福利問題結合起來。它尤其稱贊中國政府努力減輕貧困,解決婦女失業問題,改變包括傳播媒介在內對性別的歧視和偏見,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并減少農村地區的婦女文盲。委員會還稱贊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在執行政府男女平等政策方面所開展的工作。
274. 委員會歡迎產婦保健設施與人員的全面增加,以及計劃生育服務及初級保健服務的更廣泛提供。它稱贊政府與人口基金開展協作,本著自愿參加、信息交流和自由選擇的原則,實施了一項計劃生育試點方案。委員會尤其歡迎中國政府堅決而明確地反對以脅迫措施執行其人口政策。
275. 委員會稱贊中國政府于1995年9月主辦了第四次婦女問題世界會議,并于其后努力執行《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委員會強調,《公約》是執行《行動綱要》的法律基礎和框架。
影響《公約》執行的因素和困難
276. 委員會注意到,中國幅員遼闊、情況各異,對實現男女平等構成特別的挑戰。
277. 委員會注意到,由重男輕女觀念產生的對婦女和男子在家庭和社會中角色的偏見和傳統歧視是對充分執行《公約》的嚴重阻礙。
278. 委員會認為,城市婦女狀況與農村和偏遠地區婦女狀況之間的差距是充分執行《公約》的一大障礙。
279. 委員會關切地注意到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過程中經濟改革對婦女的不利影響,尤其是在性別上對婦女就業和再就業的后果。
主要關切領域及建議
280. 委員會感到關切的是,中國政府執行《公約》的方式明顯偏向保護婦女而不是增強婦女能力。因而,負責政府政策的中央機構稱為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繼續把婦女同兒童連在一起。同樣,在婦女保健領域,工作的重點是婦幼保健,僅局限于婦女的生育功能方面。而且,勞動就業方面的法律和條例也過分強調保護婦女。
281.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重新審查其實現男女平等的方式,注重《公約》的人權框架以及婦女能力的增強。政府應鼓勵開展全國性社會對話,以倡導婦女與男子之間的平等,并鼓勵開展綜合性宣傳活動以改變傳統觀念。
282.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審查并加強提高婦女地位問題國家機構的結構、權威和資源狀況。
283. 雖然《公約》是中國法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委員會關切《婦女法》沒有確定“歧視婦女”的定義。它還關切《婦女法》沒有針對違反該法的案件規定有效的補救措施。目前尚不清楚可否或者是否已在法院中援引《公約》,以及此類案件的結局如何。
284.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依照《公約》第1條的定義,通過立法,明令禁止性別歧視,包括無意和間接的歧視。它還建議政府增加根據《婦女法》提供的糾正手段,包括法律補救措施。政府應向遭受各種形式歧視的婦女提供法律協助,幫助她們實現權利。它還應廣泛宣傳所有這些措施,以確保該法得到充分執行。委員會還建議政府在中央和省兩級頒布措施并劃撥資源,以監測各項男女平等法律的執行情況。
285. 委員會對中國婦女遭受的不同形式的暴力行為感到關注,包括對被監禁婦女施暴、性虐待、家庭暴力、性暴力和在工作單位受到性搔擾。委員會還很關切經濟狀況可能助長對婦女的暴力行為。
286.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根據委員會一般性建議19審查和訂正其關于對婦女的暴力行為的法律和政策,這應包括通過家庭暴力問題特別法;向受害人提供服務,如住房和熱線。在培訓執法人員和保健人員時應有系統地納入處理家庭暴力事件的內容。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治理性搔擾問題,向在工作單位遭受性搔擾的婦女提供法律補救措施。委員會請中國政府在下次報告中提供資料,說明確保被監禁婦女有權受到保護而不遭受性虐待的程序,以及懲處需對這種性虐待承擔責任的監獄官員的程序。
287.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考慮能否邀請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及其因果問題特別報告員訪問中國及其所有各省。
288. 委員會關切賣淫在中國為非法,而賣淫往往是貧窮和經濟拮據造成的。
289. 委員會建議使賣淫非刑罪化。鑒于艾滋病毒/艾滋病普遍流行,委員會還建議適當重視向賣淫婦女提供保健服務的問題。還促請中國政府采取措施,重新安置妓女并使之重新融入社會。
290. 盡管中國政府認真努力打擊販賣婦女行為,但委員會感到關切的是,據報道某些地方腐敗官員參與販賣婦女或是成為同謀,包括向妓女收費。
291.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對地方官員參與販賣婦女和剝削妓女的報道進行調查,起訴所有從事此類活動的人。
292. 委員會感到關切的是,自審議中國第二次報告以來,在公共生活的所有領域、特別在較高決策層擔任公職的婦女只略有增加。
293.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采取《公約》第4條第1款意義上的臨時性特別措施,增加婦女在政府部門較高級別任職的人數。此外,應廣泛利用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的婦女人才庫,以增加婦女在所有公共機構中任職的比例。中國政府還應鼓勵各村委員會成員的男女平衡。
294. 盡管中國政府在減少文盲方面作出積極努力并取得成就,但委員會非常關切在婦女中,特別是在農村和邊遠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和信奉宗教的婦女中,文盲比例持續過高。委員會還指出,有關科技界婦女狀況的資料不足。
295. 委員會建議中國政府確定具體的時間框架并撥出預算和資源,以進行大規模掃盲教育和初等教育。還應取消學校的正式和非正式收費,因為收費的結果通常是女童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特別是在貧窮的農村地區。應采取特別措施和鼓勵辦法,確保女童能夠有充分的機會獲得初等教育,并有機會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及職業培訓。同樣,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訂正學校課本和課程以消除性別陳規定型觀念,并把實現兩性平等作為其教育政策的一個社會目標。
296. 委員會關切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期間婦女的經濟狀況,尤感關切的是婦女失業率上升、很難找到新工作、未充分實施勞工法以保護女工利益以及繼續將某些工作劃分為“不適于”婦女。委員會擔心,對失業婦女進行服務部門工作再培訓會加重勞動力市場兩性隔離的情況,使婦女局限在低薪部門。委員會關切地注意到,婦女在重新尋找工作時面臨年齡歧視。它還擔心過分強調保護而不是在勞動力市場給予婦女平等機會,會使性別陳規定型觀念長期持續下去,給婦女在市場經濟中競爭制造更多障礙。委員會注意到,經濟特區女工的狀況也令人關切。
297. 委員會關切婦女失業或中斷就業對其住房、保健和社會保障權利造成的后果。
298.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從性別角度分析其經濟政策的影響,并采取措施減輕和抵消其對婦女的消極影響。除實施現行勞動法以外,委員會請中國政府加強婦女糾正工作上的歧視和不平等現象的手段,包括促進承認婦女加入勞工組織和舉行罷工的權利。
299. 委員會承認,人口增長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并承認在提供計劃生育服務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對中國人口政策執行的各方面問題表示關注,包括以下方面:
(a) 委員會關切地注意到,僅有14%的男子使用避孕用具,從而使避孕和計劃生育的責任幾乎完全由婦女承擔。鑒于輸精管結扎術遠比輸卵管結扎術簡單,且費用低廉,主要讓婦女絕育也許是一種歧視;
(b) 盡管政府明確不允許采取脅迫手段,但不斷有報告說,地方計劃生育官員經常濫用權利,采取暴力手段。這包括強迫絕育和墮胎、任意拘留、拆毀房屋等等,在農村地區以及在少數民族地區尤其如此;
(c) 委員會感到關注的是,由于重男輕女的歧視傳統,男女嬰兒出生比例的懸殊與日俱增。這是人口政策所帶來的一個意外后果。缺少女性還可能會產生長期影響,助長販賣婦女活動;
(d) 委員會對性選擇墮胎的非法做法、殺害女嬰以及不登記和遺棄女童的做法表示關注。委員會對“計劃外”無戶口兒童的狀況尤其表示關注。這些兒童中許多是女孩,她們也許沒有正式戶口,因而無權接受教育、保健服務或其他社會福利。
300.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審查地方一級執行人口政策的方式,并就此展開公開的公眾辯論。委員會敦促政府提倡生育選擇、信息、教育和輔導的原則,以著重讓男子在這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政府應該明確禁止使用脅迫和暴力措施,并通過公平的法律程序執行這種禁令,對濫用職權的官員進行處罰。委員會促請政府對計劃生育官員進行敏感認識性別問題的培訓。
301. 考慮到特別在農村和邊遠地區,撫養老人要靠兒子,政府應明確處理老年經濟保障與計劃生育政策之間的聯系。政府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包括擴大農村地區婦女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等等,改變和消除重男輕女觀念。政府應執法懲治性選擇墮胎、殺害女嬰和遺棄兒童的做法,并取消對“計劃外”無戶口兒童的一切法律限制。
302. 在農村地區,歧視婦女的傳統觀念和成見仍然根深蒂固,委員會對此表示關注。委員會尤其注意到,農村婦女沒有機會充分受益于中國的經濟進步,同時農村婦女因婚姻狀況變化會喪失財產權。在這方面,委員會注意到,約70%的農民是婦女,這一點需要得到特別注意。委員會還對農村婦女自殺率高表示關注。
303. 委員會建議政府在為農村地區制定政策和規劃時,包括擬訂微額貸款、小型企業發展和其他創收項目時,均讓農村婦女全面積極參與。應采取各種措施,例如提供精神保健服務,更好地理解婦女自殺原因等等,緊急重視處理婦女自殺率高的問題??晒膭罡鲖D女研究中心進行必要的研究。委員會促請政府確保婦女享有平等的土地權,不論其婚姻狀況如何。
304. 委員會注意到,報告中沒有提及婦女參與非正式經濟部門的情況。委員會請中國政府在下次報告中論及這個問題。
305.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在下次報告中按《公約》每一條列出統計資料,對一段時間來的婦女情況進行分析,并同男子的情況加以比較,以便對執行《公約》的實際進展作出評估。
306. 考慮到中國及其人口的多樣性,委員會重申其在有關中國第二次定期報告的結論意見中提出的要求,希望政府在報告中按省份和自治區分別開列資料,并列入有關少數民族、特別是維吾爾族和藏族的資料。
307. 委員會促請中國政府將《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譯成地方語文。它建議開展全面的公眾宣傳運動,增進在法律上對《公約》的理解,提高對作為社會目標的兩性平等和作為人權的婦女權利的認識。委員會還建議根據《公約》對所有政府官員和干部進行敏感認識性別問題的培訓。委員會促請政府在根據《公約》第18條編寫其第五次定期報告時在各省和各自治區開展廣泛的公眾討論。
委員會的結論意見:香港特別行政區
導言
308. 委員會對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時提交了一份結構嚴謹內容充實的初次報告表示贊賞。委員會稱贊政府對該報告進行口頭介紹,對委員會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的口頭和書面答復,包括提供統計資料。
309. 委員會注意到,有許多非政府組織為充分執行《公約》正在香港積極開展工作。
積極方面
310. 委員會贊揚中國政府在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于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后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適用《公約》。委員會注意到政府已散發了《公約》,包括通過因特網散發。
311. 委員會歡迎《香港基本法》和《人權法案條例》所載對男女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保障。委員會還注意到,最近通過和修訂了一些法律,以消除對婦女的歧視。委員會特別贊揚通過了1995年《性別歧視條例》并根據該法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該委員會作為獨立的法定機關,掌握適當資源,負責處理有關歧視的投訴并通過公共教育和其他手段促進男女平等。
312. 委員會歡迎最近作出的司法判決,承認非婚生兒童可依母親或父親的居留權要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居留,從而實現了不受歧視的權利。
313. 委員會對香港識字率高及普及免費教育制度表示滿意。
影響《公約》執行的因素和困難
314. 委員會關切地注意到,中國對《公約》條款適用于香港提出了七項保留和聲明。特別令人關切的是把“宗教派別會社事務”排除在《公約》范圍之外的保留。
主要關切領域及建議
315. 委員會對《基本法》未包含禁止歧視婦女的內容表示關切。
316. 委員會建議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有憲法權力的歧視定義,補充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在民法中禁止歧視的規定。
317. 盡管平等機會委員會承擔了重要任務并開展了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委員會十分關切在香港沒有設立提高婦女地位的政府機構,負責預先擬訂男女平等的政策和長期戰略。
318. 委員會建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一個高級別中央機構,擁有適當權力和資源,擬訂、協調以婦女為重點的政策和長期戰略,以確?!豆s》的有效執行。
319. 委員會十分關切特區的選舉制度中包含阻礙婦女平等參與政治的結構性障礙,這是對婦女的間接歧視,特別是對起作用的選民。
320. 委員會促請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根據委員會一般性建議23,在普遍和平等投票權的原則基礎上,使婦女在所有選民中有平等的代表權,包括在農村委員會。
321. 委員會注意到,婦女在政府咨詢團體和法定委員會以及公務員制度和司法部門中任職人數少。
322. 委員會建議政府根據《公約》第4條第1款采取平權行動和臨時特別措施,以實現婦女參與公共生活各個領域的權利,特別是在高級決策層。委員會還建議政府研究其他國家在使用定額、實現具體目標時間表和建立婦女候選人數據庫方面的經驗,以期在香港應用。
323. 委員會感到關切的是,《家庭暴力條例》只適用于婚姻關系中的身體虐待,并沒有對違者的咨詢指導和治療作出規定。委員會還關切地注意到,報告內沒有關于強奸罪的資料,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配偶強奸不是刑事罪。
324. 委員會建議政府加強為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包括幫傭工人提供的服務,以便通過心理咨詢、法律援助、臨時住房、適當的保健服務等方式,增進他們的能力,幫助他們康復。委員會還促請修訂現有法律,將配偶強奸列為刑事罪。委員會要求政府在根據《公約》第18條提出的下一報告中提供有關性犯罪、包括強奸和配偶強奸的資料。
325. 委員會注意到,雖然賣淫本身并非不合法,但保障色情業者健康和安全的規定不明確,在對有關犯罪執法方面可能會歧視婦女。
326. 委員會建議制訂和實施保護婦女色情業者的適當規定。委員會還建議政府監測移徙婦女的存在、管制賣淫辦法與販賣婦女之間的聯系。
327. 委員會稱贊為移徙工人擬訂帶有最低工資規定的標準勞務合同,但關切這些工人可能會遭到虐待和在拘押時遭到暴力行為。
328. 委員會建議政府進行監測并采取行動,以保護移徙女工不受虐待和暴力行為,并防止這種暴力行為。
329. 委員會注意到近期5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是婦女,不過委員會很關切婦女與男子專業分離的程度以及婦女在高級教學專業和學術界所占百分比很低的情況。
330. 委員會建議采取臨時性特別措施,以提高在《公約》第4條第1款的意義上的男女事實上的平等,增加婦女在非傳統教育領域中的人數,特別是科學、技術和工程領域,并且把在教學和學術界擔任初級和輔助職位的婦女提升到高級職位。委員會促請政府處理對性別的定型觀念長期不變的問題,調撥適當資源開展性別研究方案。
331. 委員會注意到參與正規經濟的婦女越來越多,而且婦女失業率很低,但是委員會十分關切男女工資的巨大差距。委員會還很關切特別是由于沒有最低工資法,低工資婦女人數高得不成比例。委員會還很關切制造業部門的收縮對低技能婦女產生了特別影響。
332. 委員會建議在有關立法中列入同值工作同等報酬的原則,并制訂標準,在大體上性別隔離的勞動力市場確定同值措施。
333. 委員會鼓勵政府定期審查對《公約》提出的保留。委員會促請政府修正所有不符合《公約》的法律,包括有關移徙和養老金制度的法律,以期撤銷有關保留。委員會尤其鼓勵政府在審查其“小型屋宇政策”后消除對女性原居民的歧視。委員會還鼓勵政府重新審查對勞工法保護孕產婦、優待婦女以及有關宗教派別作出的保留。前者完全符合《公約》第4條第1款和第11條第2款。
334. 委員會請政府在執行《公約》過程中以及在編寫第二次定期報告時,與非政府組織舉行公開磋商。
335. 委員會要求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根據《公約》第18條提出的下一次定期報告中針對本結論意見內提出的問題提供資料。
336. 委員會要求在中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泛散發本結論意見,以便使中國人民和特區人民,特別是政府行政人員、政界人士和高級干部意識到為確保法律上和事實上的男女平等業已采取的步驟,以及這方面還須采取的進一步步驟。委員會還要求政府繼續廣泛散發,尤其是向婦女和人權組織廣泛散發《公約》、委員會的一般性建議以及《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