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01年4月)
一、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改善
中國政府繼續把維護和促進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置于首位,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的生存和發展狀況。2000年,中國完全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民經濟開始扭轉下滑趨勢,增長率明顯提高,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9404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800美元,超額完成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任務,順利實現了現代化發展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全年進出口總額達47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5%;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1656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09億美元。目前,國內生產總值已由七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七位,進出口總額和外匯儲備分別由七十年代的居世界第三十二位和第三十九位躍居第八位和第二位。鋼鐵、煤炭、水泥、化肥、電視機、谷物、棉花、肉類、水產品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已居世界首位,商品供應豐富,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高。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國人民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跨越。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53元,比上年實際增長2. 1%。“九五”期間(1996年至2000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年增長1倍多。到2000年,居民儲蓄總額突破6.4萬億元,比8年前增加4倍多。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九五”期間平均每年增長10.6%。
居民的消費結構趨于優化,衣、食和基本生活用品支出的比重大幅下降,住房、交通通信、醫療保健、文教娛樂等發展與享受需求的支出比重迅速上升。1999年,城鄉居民衣食住用以外的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9.3%和21.6%,分別比1995年提高8.2個百分點和6.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2000年為40%左右,比1995年下降近10個百分點,比1978年下降約1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2000年為50%左右,比1995年下降約8個百分點,比1954年下降約19個百分點。在食品構成中,糧食消費量有所減少,水產品、肉、禽、蛋、牛奶等動物性食品的消費量大幅度增加。目前,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彩電116.6臺、洗衣機90.5臺、冰箱86.7臺、空調器30.8臺,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彩電38.24臺、洗衣機24.32臺、冰箱10.64臺,分別比1995年增加21.32臺、7.42臺、5.49臺。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家用電腦、家用攝像機、微波爐、影碟機由前幾年的幾乎空白狀況分別提高到1999年的5.91臺、1.06臺、12臺、25臺。
居民住房條件繼續改善。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95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95年的21平方米提高到24.2平方米。2000年,全國城鎮竣工住宅面積5. 1億平方米,農村竣工住宅面積8.5億平方米,住房狀況進一步改善。
中國政府在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高度重視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工作,到2000年底,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30.7%下降到3%左右。全國592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4年的648元提高到2000年的1348元。全國貧困地區以鄉為單位的通公路率和通電率均達到97%以上,98%的鄉鎮有了衛生院。中國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生活質量的大幅提高,與世界絕對貧困人口持續增加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認為,中國扶貧開發的成就,“為發展中國家,甚至整個世界提供了一種模式”。
人民的醫療保健和身體素質不斷提高。2000年末,全國已有衛生機構(含診所)32.5萬個,床位31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49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數占總村數的89.8%,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2萬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國民身體素質普遍提高。近三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投資興建健身路徑近萬條,全國共建全民健身工程1939個,為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2000年,政府建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計劃將國民體質監測指標納入國家社會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國已全面登上世界體育舞臺,運動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2000年第二十七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奪得28枚金牌、16枚銀牌和15枚銅牌,列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全年在國內外的比賽中,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了110個世界冠軍,14人2隊30次創22項世界紀錄。
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中國的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前的33‰下降到1999年的6.46‰。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前的35歲提高到2000年的71.8歲,比發展中國家高出10歲,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