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了《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全面介紹近年來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新成就。這是繼4月21日發表《2012年美國的人權記錄》以來,中國在人權上重視“發聲權”的又一有利成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白皮書說,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這10部人權白皮書直觀具體地總結了當代中國的人權狀況,敘述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基本進程,以及在人權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成為記錄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編年史資料。
根據白皮書,我國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2010年至2012年,中央財政對8個民族省(自治區)轉移支付總額為26055億元,占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總額的比重由24.3%提高到25.7%。

《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是國務院新聞辦自1991年以來發布的第10部中國人權白皮書。白皮書以大量數據和事實從經濟建設中的人權保障、政治建設中的人權保障、文化建設中的人權保障、社會建設中的人權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以及人權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6個方面介紹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公民享有清潔生活環境權益進一步得到保障,初步建成覆蓋各環境要素的國家環境監測網和地方環境監測網。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布《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這是國新辦自1991年以來發布的第10份中國人權白皮書,也是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作為單章內容寫入白皮書。

白皮書說,國家先后修改了勞動合同法、職業病防治法,制定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保障勞動者各項權利。
白皮書說,2009年以來,圍繞“住有所居”和“城市化進程中人類住區的可持續發展”兩大主題,在推進城鎮住房市場化改革,努力通過發展商品房市場滿足群眾多層次住房需求的同時,中國政府把滿足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要,列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通過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工作。
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白皮書說,國家制定了社會保險法,修改了工傷保險條例。目前,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13075萬城鄉老年居民按月領取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現在的1721元。各項醫療保險參保超過13億人,其中,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超過8億人。參加全國工傷保險的人數達18993萬人,比2011年增加了1297萬人,其中農民工參保人數達717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5225萬人,比2011年增加90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15445萬人,比2011年增加1553萬人。
白皮書說,在低保救助方面,中央財政2012年共安排城鄉低保補助資金875億元,比2011年增長16.8%。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2142.5萬人,農村低保對象5341萬人;城市、農村平均低保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330元、每人每年2068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31.5%和47.3%。全國共有農村五保供養對象545.9萬人,平均供養標準為集中供養年人均4061元,分散供養年人均3008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37.6%和43.1%。

白皮書說,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中國政府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民族地區自力更生相結合的方針,制定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努力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
白皮書說,到2012年5月,民族自治地方有廣播電臺73座,節目441套,民族語節目105個;電視臺90座,節目489套,民族語節目100個。少數民族語言受到特殊保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地方廣播電臺每天用21種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播音。全國共有1萬多所學校使用21個民族的29種文字開展雙語教學,在校生達600多萬人。2011年編譯出版的民族語言教材達3665種,總印數達4703萬多冊。

白皮書說,中國基層民主建設使公民參與權進一步擴大;鶎用裰魇侨嗣癞敿易鲋鞯囊环N有效形式,它通過以村民自治為核心的農村基層民主、以社區居民自治為核心的城市基層民主和以職工代表大會為核心的企事業單位的基層民主等形式,保障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社會生活各項事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說,2010年以來,政府教育投入快速增長。全國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從2010年的1255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1165億元。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資金達2465億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隨著改革的深化以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中國公眾的知情范圍日益擴大,表達空間不斷拓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說,近年來,中國各類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維護和促進人權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進一步顯現。截至2012年底,全國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有49.2萬個,其中社會團體26.8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2.1萬個,基金會2961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國家保護被羈押人權利,到2012年底,全國89.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羈押人安全風險等級評估機制;66.1%的看守所建立了被羈押人心理咨詢室;70.5%的看守所實現留所服刑罪犯互聯網雙向視頻會見。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取得新進展,國家嚴格控制并慎用死刑。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實現了中國人權保障的法制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說,目前,中國有宗教教職人員約36萬人,依法登記并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達到14萬處,基本滿足了信教群眾的需求。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說,我國實施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已建設鄉鎮、街道、社區等各級站點28612個,重點向未成年人、老年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提供服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說,我國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截至2012年底,全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89個,博物館2838個,公共圖書館2975個,文化館328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4139個。

白皮書說,2010年至2011年,中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重審工作,支持聯合國大會通過人權理事會重審決議。2010年以來,中國代表團出席了第65、66、67屆聯大第三委員會會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13至21次會議,參與了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查工作組第7至14次會議。
白皮書說,中國堅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人權對話與交流。近三年來,中國與美國、歐盟、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分別舉行人權對話,還與美國舉行中美法律專家交流,與歐盟舉行中歐司法研討會,與澳大利亞開展人權技術合作項目等。
根據白皮書,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和推動聯大加強和增進人權條約機構體系有效運作政府間進程(“聯大進程”)。2011年11月,中國政府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提交了《對加強人權條約機構體系進程的意見》,并于2012年7月派團出席了“聯大進程”的首次非正式磋商,就改善人權條約機構體系闡述中國政府的立場和主張。

5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在促進與保障公民各項基本人權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展。這是中國政府自1991年以來發布的第10份人權白皮書。本次人權白皮書的發布,對總結近年來我國人權事業發展的經驗,規劃我國人權事業的下一步發展,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了解,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這是自1991年以來發表的第十部中國人權白皮書。
